在峭壁巍峨的乌蒙山脉东段红岩煤矿勘查一线,勘查分公司地质与水工环地质工作者的一曲独特而和谐的“二重奏”正铿锵奏响。在这里我们身着朴素的工作服,手持精密的探测仪器以峭壁为梯、以钻孔为笔、以溪流为卷、以岩芯为章,寻找着岩石矿石的脉络与秘密,倾听着溪流潺潺、河流奔腾的咆哮声,欣赏着地质构造的舞动,谱写着我们的专业乐章。
精准绘“地”:勾勒大地蓝图,赋能资源发展
我们携专业工具,深入山川野岭,用脚步丈量这片36平方公里的美丽大地, 以专业之能细致观察岩层、构造、泉水、环境地质点等,精准采集数据、分析样本,将杂乱无章的地质信息梳理成清晰图谱,为解读大地奥秘、开发矿产资源提供关键指引。
钻孔水位监测:地下水资源的 “听诊器”
技术人员开展钻孔地下水监测
在钻孔监测点,团队默契协作,一人手持线缆细致检查仪器连接,一人蹲地专注调试设备,两人仔细记录着水位、气温的变化。我们面前的钻孔,是感知地下水位变化的“靶区”。定期监测的每一组数据,为矿山防水治水用水、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,让深埋地下的水资源动态“可视化”。
河(溪)流流速测量:地表水文的“计算器”
技术人员对河(溪)水测流
山溪旁,我们的身影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。一人踏入河(溪)水操作流速仪,让仪器在水流中捕捉每一丝动态;一人蹲在岸旁紧盯数据设备精准测流,两人仔细记录着水流的速度、水温、气温,并精准计算水量。这些数据是评估区域水文状况、保障矿山生态用水的关键“公式”,我们让看似随性的河(溪)流有了量化的“水文密码”。
钻孔编录:地层奥秘的“解码器”
技术人员在钻孔编录
雾锁深山的勘查现场,仔细破译万米岩芯揭示的地层密码。我们或俯身观察岩石变化信息,或专注记录地质特征,或细致拍摄岩芯纹理。那藏于岩石里的化石,宛如时光镌刻的神秘诗行,是远古生命凝固的绝美音符,静静诉说着地球往昔的故事。我们是地层的“翻译官”,从岩石的颜色、纹理、裂隙、化石中,解读出地层的沉积环境与地质构造。每一次编录都是对地下世界的一次“素描”,为后续资源勘探与工程规划筑牢地质根基。
从精准绘“地”,到钻孔水位的精准监测,到溪流流量的科学测算,再到岩芯编录的细致解读,我们相互协作,在深山里构建起资源勘查的立体网络。我们是大地的“丈量者”、地下水位的“守望者”、地表河(溪)流的“计量师”、地层奥秘的“解码人”,用每一次专业操作、每一份详实记录,为云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生态安全,递交着一份份严谨的“地水答卷”。